在全民终身学习的热潮下,滑县居民对文化素养提升和社交拓展的需求与日俱增。为响应这一时代呼声,滑县人民文化馆精心策划"滑州市民夜校"公益培训,特别邀请专业古典舞导师和美妆师,在文化馆艺术楼开设古典舞与美妆课。该培训不仅为滑州市民提供了优质的晚间学习平台,更致力于构建一个以艺会友、以文化人的社区共享空间,让夜校成为点亮城市夜生活的文化新地标。
培训对象:年满18岁—65岁的艺术爱好者均可报名参加。
古典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艺术魅力。开设古典舞班不仅能够帮助学员塑造优雅体态、提升肢体协调性,更能通过身韵训练培养内在气质,增强艺术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学员将系统学习提沉、冲靠、含腆等古典舞基本元素,感受“形、神、劲、律”的舞蹈精髓,从而在举手投足间展现东方美学的独特韵味。此外,古典舞的学习过程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浸式体验,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通过集体排练与舞台表演,学员还能在艺术交流中增进友谊,提升团队协作能力,让舞蹈成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精神滋养。
1.传承文化精髓:通过系统教学,让学员深入了解古典舞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提升舞蹈素养:帮助学员掌握古典舞的基本身韵、动作要领及节奏韵律,培养专业的舞蹈表现力。
3. 塑造优雅体态:通过科学的形体训练,改善学员的肢体协调性、柔韧性与仪态气质。
4.增强艺术审美:引导学员感受古典舞的意境美与韵律美,提升对传统艺术的鉴赏能力。
5.促进身心健康:借助舞蹈练习调节身心,缓解压力,增强体质,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
6.培养团队协作:通过集体排练与舞台表演,锻炼学员的配合意识与舞台表现力,增强社交能力。
7.激发文化自信:让学员在舞蹈学习中感悟中华美学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8.丰富业余生活:为市民提供高雅的艺术学习平台,满足精神文化需求,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
●结合身韵训练扇与腕的协调性(如:撩扇、点扇、抛扇)
●将团扇动作与古典舞元素(提沉、冲靠、含腆)相结合
教学需循序渐进,从单一扇法到复合动作,最终完成具有叙事性的表演组合
6.作品展示:每种课程结束后,组织学员展示自己的作品,现场拍摄视频记录,作为阶段性学习的成果印记。
和嘉颖,进修于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认定教师,从事舞蹈教学十余年,深谙中国舞身韵体系,尤其擅长以团扇、水袖为代表的道具舞蹈教学。其教学风格严谨细腻,善于将传统文化意境与现代审美相融合,在规范动作要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对古典舞神韵的领悟。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擅长通过意象化训练提升学员表现力,其生动形象的示范教学和深厚的文化解读能力,使学员在掌握技艺的同时,更能深刻体会中国传统舞蹈的艺术精髓。
1、 社会的交往的需要:由于女性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改变,社会交际日益频繁,女性通过合适的化妆、恰当的服饰、发型及良好的个人修养、优雅的谈吐可以充分表现个人的魅力。
2、 职业活动的需要:在职业活动中通过化妆把个人美的容貌、文雅的举止、干练的形象展现在公众面前,不可否认地将为自己赢得更出色的工作业绩。
3、 特殊职业的需要:演员、模特等根据工作和角色的需要化妆,使人物与剧情环境达到完美的统一,表演会更出色,易与观众产生共鸣。
化妆首先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是热爱生活的表现。从公共礼仪的角度讲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化妆首先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扬长避短。“一个优秀的化妆师首先应该有敏锐的观察力,必须能发现每个人自身条件中的优势及潜质,然后扬其所长,使其接近完美,当你把他自身的优点放大,缺点弱化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化的妆就是成功的。”
【教学内容】
本课程既要注重理论的讲解,又要注重实践的操作。通过课堂讲解、演示,让学生掌握化妆基本技能和知识,同时也要有足够的实践机会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磨练技能,提高化妆水平。此外,老师还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化妆观念。在课程结课时,现场会拍摄视频记录学员的成长轨迹。
韩园园,高级美容师,拥有多年美妆行业从业经验,深耕化妆造型、时尚美学及个人形象设计领域,教学风格严谨而不失趣味,擅长将前沿潮流与实用技巧相结合。理论讲解+现场演示,深入剖析肤质分析、色彩搭配等基础知识,同步示范正确手法;课程设置60%实操课时,涵盖日常妆、新娘妆等全场景应用;采用"讲解-演示-练习-复盘"四步法,实时纠正学员手法,建立标准化作业流程;通过妆容拆解、明星案例对比,秉持“美是自信的表达”理念,致力于让每位学员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本次培训开设古典舞班及美妆班各20人,5月12日(周一)正式开课。
5月12日—5月16日每晚7:00--9:30共五节课
5月6日--5月9日 上午8:30--11:30 下午15:00--17:30
(1)遵守课堂纪律:学员应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需提前向授课教师或管理人员说明。
(2)爱护教学设施:在使用教学场地和设备时,要爱护公共财物,如有损坏需照价赔偿。
(3)尊重他人:课堂上尊重教师和其他学员,积极参与互动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避免出现言语不当、行为冲突等情况。
(4)安全第一:在参加实践活动和实地参观时,要听从教师和组织者的安排,注意个人安全,遵守相关场所的规定。
(5)知识产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创作的作品,应尊重知识产权,不得抄袭、盗用他人成果。如需展示或使用,需获得相关授权。
(6)学员若患有先天疾病或者其他疾病(心脏病、癫痫、肺结核、哮喘、肺炎、伤残及其他严重的疾病),或者精神疾病(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癔症等)和异常心理状态(自闭、暴躁、孤僻、偏执等)、有特异体质(年龄较大者、各种关节疾病等等)容易产生并发症等情况,应提前告知老师其相应情况,以便给予特殊照顾。由此情况出现意外伤害事故或伤害他人的一切责任及全部经济赔偿均由学员自行负责。
(7)学员在学习期间,车辆请停放在车棚处,院内不准进车,来上课时原则上不准带家属或孩子,特殊情况带来上课,如出现任何意外,自行承担责任。
(8)学员在学习期间,要自觉遵守文化馆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爱护各种教学、活动等设施设备和财物,请勿随意挪动培训教室各类设施,如有损坏须照价赔偿。